萬字長文解讀:跨境電商正確打開方式是啥
131****9371樓主|2022-06-15|11:20|發(fā)布在分類 / 店鋪管理|閱讀:49
131****9371樓主|2022-06-15|11:20|發(fā)布在分類 / 店鋪管理|閱讀:49
3月24日財政部正式公布了我國將自4月8日起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并調整行郵稅的消息。
至此,又一雙靴子落地,從業(yè)者們近大半年的人心惶惶局面也該結束了。
跨境電商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代。
而對于這一路的各種博弈與平衡,以及各種模式的優(yōu)劣勢,究竟該如何正確看待呢?在全新的競爭格局下,跨境電商的路在何方?為此,網(wǎng)特約資深跨境電商人士以一篇萬字長文帶領讀者重新認知跨境電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楊學海,跨境電商綜合供應鏈服務提供商UEQ創(chuàng)始人,從事電商行業(yè)近13年,在B2B、B2C、外貿綜合服務、跨境電商、倉儲物流等方面均有成熟經歷及豐富經驗。
之前被不止一次問過“試點過程最大的風險及問題在哪”。
我一直覺得“試點”最大問題就是“試點”本身。
“試點”的初衷、路徑及背后的沿革造成了“試點”本身的種種未知與不定。
“試點”是個很好的發(fā)明,也符合從實驗室到小批量投產并大規(guī)模量產的工程邏輯。
但,既然是試點,符合所有新興事物的特質:風險與機遇并存。
樂觀和機會主義者看到的是機會甚至財富,悲觀主義者看到的是不可預知與可能帶來的傷損。
曾見過風風火火各城市拿保稅倉并空置的企業(yè),甚至不顧是否是試點城市。
也見過試點開始后兩年來一直在給老板寫并無數(shù)次修改可行性報告的大型企業(yè)。
好壞不敢妄斷,只是風格不同而已。
2012年12月,海關總署在鄭州召開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工作啟動會議,會議確定上海、寧波、杭州、重慶、鄭州等5個城市成為跨境電商試點城市。
這算是當下風風火火的跨境電商進口的原點。
試點開放初期,各城市都在相對朦朧的狀態(tài)下各自努力的往前推進著,但整體進展還是比較緩慢的,但也都有了不少進步。
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嘗試小批量的走貨,雖然彼時系統(tǒng)、監(jiān)管手段、貿易方式、整體生態(tài)等幾乎是殘缺不全的。
2013年10月,廣州成為第六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
說起廣州, 作為外貿進出口額占全國四分之一的廣東省的首府,居然不在第一批之列,想想覺得十分蹊蹺,畢竟廣州的跨境電商出口量是非常之巨大的。
但后來市政府組織人馬經過幾個月的猛烈趕工趕上了依然算是的頭班車。
廣州一來,就有意思了,一切才剛剛開始。
哥也來了。
各城市執(zhí)行或總署批復的跨境電商模式其實是不一的,前后總結起來大概有:B2C一般出口(郵快件)、B2B2C保稅出口、B2B一般出口、B2B市場采購出口、B2B2C保稅進口、B2C直購進口幾種模式。
而部分城市早期其實是著實努力了一把出口的試點,最后發(fā)現(xiàn)出口已通過各種套路完成了體系的自我成熟,試點反倒不解痛癢,繼而發(fā)現(xiàn)了進口這篇赤裸裸的金礦。
最先開始的還是保稅業(yè)務(通篇基本默認說進口)。
因為試了以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試點的真正偉大之處,居然可以整進散出而且檢驗檢疫證照手續(xù)也不像一般貿易那般復雜(前期),且放到保稅區(qū)內貨物雖是關外依舊但畢竟是在境內,只要是境內,一切變得美好了。
倉儲成本、人力成本、管理便利、秒殺國外幾條街的物流效率、倉庫操作效率等均相比國外處于顯著優(yōu)勢,海淘轉運原本15天至無窮長的物流周期突然被拉到了最快一天。
行郵稅體系也比一般貿易要省太多,免征額度紅利爆發(fā)了。
保稅倉,自此便火了。
后來直郵也來了,是保稅模式在品類管控、政策差異、運營管理等方面極好的補充。
后來的12號、56、57、58號公告繼續(xù)完善和補充了一些邊界和操作。
這里必須是要嚴重感謝海關的,這是一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利好并開明的政策。
2014年的時候,據(jù)說國人從海外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購買商品的金額達到了1500億(人民幣),這些進來的通路基本以郵快件加水客灰關等進來,因為那時候申報空間比較大,所以稅率相對是可憐的。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數(shù)據(jù)幾乎沒法統(tǒng)計。
哪些國家進來了哪些商品金額多少都誰買了完全不知情,這么大的交易金額卻不知內情也算基本處于不可控狀態(tài)了。
所以試點的初衷其實是由給原本到處游擊擔驚受怕的包裹們一條全新的路,將本不可統(tǒng)計不知所以的進口電商貨物收復到可監(jiān)管監(jiān)控量化的正途上并逐步引導調控。
整個過程的發(fā)展雖然波折不斷起伏跌宕,但初衷及措施都是必須值得點贊的。
參與試點的各口岸的大佬們及關檢稅匯的人員都是必須值得尊敬的。
復雜的跨境電商 在開始做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整件事情很好理解,并不難。
但后來在兩年里陸陸續(xù)續(xù)聊了近500家電商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簡單,這里邊揉搓了太多的行業(yè),跨了太多界,融合了太多的信息。
在2015年8月份廈門的一次跨境電商大會上談到進口物流難題破解的問題是,我寫了一段很繞的理解跨境電商環(huán)節(jié)的話:哪里的消費者在哪個平臺用什么支付購買多少錢的什么產品然后從哪個國家用什么運輸方式在哪個口岸用什么清關模式做了什么樣的檢驗檢疫措施繳納了多少及什么樣的稅做什么樣的操作耗費多少成本多長時間用什么快遞送達?繞么,復雜么?其實還不夠!這里是從物流角度看基本描述一票貨從頭到尾跨境電商的全過程,涉及的角色眾多。
每個跨境電商企業(yè)都繞不開以上,相比國內電商多了太多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是機會是希望是門檻是苦痛之源也是跨境之殤。
理解跨境電商全流程的復雜性是做跨境電商的開始。
簡單的跨境電商 遇到到一件很復雜的事或問題,先壓住陣腳別慌張是正道。
上節(jié)那一段冗長的描述其實挺唬人的,明白人一看其實做個分解就又簡單了,相比國內電商無非是以下幾個事:支付、報關報檢、跨境物流、稅。
拆開看就簡單了:跨境電商相比以前要使用跨境支付、貨物要報關報檢、要使用跨境物流(空運海運陸運鐵運)、要繳納行郵稅。
再往里看就是要找跨境支付公司、要找強的理解跨境電商的能夠搞定報關報檢的公司、要找資源實力強的貨代公司、要明白行郵稅的體系及征繳方式等。
復雜的事變成了自身的牛逼+找到牛逼的服務商(或自身把某段服務環(huán)節(jié)干好;恩,直郵就找UEQ,妥妥的)。
當然,在貨源采購、系統(tǒng)設計、人員管理、倉儲管理、運營體系、異常點等方面相較國內電商還是有些差異,但說到底都是一樣一樣的。
跨境電商的試點在初期隨著政策不斷變化及做法的不斷推成出新讓跨境人的腎上腺素量在零與爆表之間隨時徘徊著。
但想想,既然是政策等導致的不斷的跌宕,如果政策穩(wěn)定了,那么“跨境”本身所帶來的原始桎梏便會逐漸消亡掉,尤其單一窗口、電子申報、角色地域模糊化等細節(jié)政策推行更是在加速這一進程。
這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電商的競爭又回到了電商本身:流量、運營、資金等等。
理解跨境電商全流程的“簡單”性是做順跨境電商的開始。
正確理解跨境電商 雖然上兩節(jié)說得都是“理解”,但我估計看完上面的復雜與簡單,真正理解了的就是:哦,他是簡單而復雜的,貌似有理,然并卵,還是不懂。
恩,沒法就這么理解了。
要真正的理解,必須先正確的理解;要正確的理解,必須時時刻刻想著念著:關檢稅匯。
關:海關,對于跨境貿易通關貨物的合法性進行全面的管控。
檢:檢驗檢疫,對于跨境貿易貨物的安全性進行全面的管控。
稅:稅務局,對于跨境貿易過程中的應稅情況進行全面管控。
匯:外管局,對于跨境貿易過程中外匯收支進行全面管控。
這是跨境貿易過程中絕對繞不開也絕對不能繞開的四大機構,跨境電商自然更是,任何想著繞開的想法都是赤裸裸的自殘,真的。
看看跨境電商的一路歷程,自海關新政開始,外匯問題用跨境支付暫時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其實這中間隨著政策的發(fā)展會出現(xiàn)很多糾纏的事,并非那么順理成章,后文在支付環(huán)節(jié)會提到部分),檢驗檢疫也隨后不斷的出著各種差異挺大非正式的政策。
現(xiàn)在,又輪到稅了。
都在調整,都在改,哪個都不能錯過。
各試點城市在試點過程中都并且一定的碰到了因關檢稅匯的試點建議或政策導致的業(yè)務突變的情況,這點試點企業(yè)該是心得滿滿的。
所以,在整個電商的業(yè)務過程中,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尤其是電商必須的了解關檢稅匯的核心管控點在哪里,哪些需要提前去溝通去了解以對業(yè)務的開展做正確的指導。
找好的服務商能夠去解決一部分問題,但自身終歸是要了解深入些,否則出了問題連點在哪都不知道。
隨便說點情況大家感受下:1.采購的貨物由于供應商管控力不強及掃來的貨品導致入保稅倉時發(fā)票箱單與實物數(shù)貨對不上,報關企業(yè)緊張的表示這樣不行啊,電商表示這有啥啊改一下不就行了么。
2.倉庫里有點破損的食品扔了感覺怪可惜的又不能發(fā)出去,直接保稅倉里分著吃了。
3.來的貨品用的是木頭托盤商檢告知要銷毀,表示商檢應該賠錢。
4.……說白了就是熟悉規(guī)范了解規(guī)矩,不能任性。
知道各種細節(jié)再去作用其它環(huán)節(jié)比如采購、選擇服務商等都大有益處。
事事想著關檢稅匯,決策前從關檢稅匯及要做的事情做個交叉展開維度去考慮,就清晰多了。
正確理解“跨境”電商是做好跨境電商的開始。
跨境電商從海關的新政這一創(chuàng)新點開始,衍生出了一個完整的鏈條與生態(tài),生態(tài)里包含著各種角色的企業(yè)及機構,有些是傳統(tǒng)角色的轉型升級,有些則是全新的業(yè)態(tài)。
多種角色交織著努力創(chuàng)新與開放,這勢必會對原有的模式、做法帶來一定的沖擊,于是就產生各種利益糾葛下纏繞不清的刀槍劍戟稀里嘩啦。
有創(chuàng)新開放,就有博弈與平衡。
跨境電商試點創(chuàng)新開放的幾年,也是博弈與平衡的幾年。
因為是“試點”,便存在著一切的不確定性,所以各方都在據(jù)理力爭都在想方設法的將試點引向對自己有力的方向上,甚至搬回原點。
這種爭論與聲音并非一邊倒,而是在不同點上的合理性導向不一致。
因為存在著太多說不清道不明沒有決策依據(jù)的新事物。
人們看待一件事情在本身不特別清晰的時候便會去比較,比較不一定能分高下,但能看出很多問題。
跨境電商試點牽扯的機構、企業(yè)、政策、規(guī)則、人事物太多,這種博弈與平衡也就更為顯眼與頻繁。
我初略的列出了一些點并自解一番同時供大家思考,因為博弈后邊必然是利益,所以大多不能說的太透。
一般貿易與跨境電商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下降7%。
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下降1.8%;
進口10.45萬億元,下降13.2%;
貿易順差3.69萬億元,擴大56.7%。
2015年各試點城市公布的跨境電商新政模式下進口總額大約150億左右(BBC保稅+BC直郵,非確認數(shù)據(jù)),占外貿進口總數(shù)約1.4‰,還很少。
跨境進口新政開始之初,大家發(fā)現(xiàn)相比一般貿易優(yōu)勢太明顯了,包括稅率、商檢手續(xù)等方面。
當時我也做了一張圖來做過比較。
做跨境電商的看了上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奔走相告著,感覺春天就這么突然來了。
但你們想沒想過一般貿易商看了作何感想,我想他們心里應該是無數(shù)個羊駝來回高速奔騰著。
的確是,出來一個新政,居然可能讓99.9%以上量的群體嚴重受損(當然,跨境所能做的日常消費品這個范疇的一般貿易人群及量并沒這么多),這中間不僅涉及稅和證及手續(xù)的問題,還涉及品牌國際授權、國際貿易管制等多方面的問題。
他們自然是不干,尤其是這么一小撮人還頂著跨境電商這么高大上的光環(huán)在滿世界嘚瑟。
所以這中間的利益差就勢必產生了矛盾并開始博弈與平衡。
雖然在國內電商發(fā)展過程中這些問題一直存在著并有電商逐漸勢頭上風的趨勢,但跨境才開始試點,搬回的機會是大大的。
所以也會有各種投訴、各種商檢的政策平衡、各種圍追堵截,還有現(xiàn)在的稅改。
會有結果么,不會,剛剛開始而已,這兩個角色在斗爭中也逐漸的融合轉換和諧發(fā)展著。
但趨勢總是不可抵擋。
保稅與直郵 保稅和直郵就是跨境新政的哼哈二將,互為補充,和諧共生。
保稅效率高環(huán)節(jié)成本低管控容易,直郵靈活易于長尾品類。
但這其實不是我本節(jié)要說的重點,我要說的是兩種衍生模式。
前文提到關檢稅匯對于跨境電商的舉重輕重的作用。
曾經某地商檢除了一份跨境電商監(jiān)管的正式文件,也算是第一次對于保稅模式的貨物及物品認定有了官方的意見。
文件指出如果批量貨物來之前沒有訂單,那么就認定為貨物,要按照一般貿易方式來進行符合型檢驗檢疫操作;如果批量貨物來之前已產生訂單,就按跨境電商模式進行一線監(jiān)管。
這等于一棍子打死了保稅備貨。
后來的情況是大家有訂單的時候才把所有訂單貨物拉進保稅倉打包分揀發(fā)送。
這種模式叫集貨或保稅集貨。
這事備貨和直郵衍生出來一中很詭異的模式。
當然貨物循環(huán)起來也就備上了這是后話。
回過頭再看,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從環(huán)節(jié)操作角度來看,保稅備貨和直郵的區(qū)別就在于貨物在哪存放在哪打包分揀(貼標)什么貨物形態(tài)下申報關檢數(shù)據(jù)的問題了。
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一定區(qū)域條件下,保稅備貨和直郵是可以互相隨機轉換的,合法合規(guī)。
你們琢磨看看。
保稅直郵與郵快件 前文提到過,2014年的時候,據(jù)說國人從海外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購買商品的金額達到了1500億(人民幣),而2015年這個數(shù)字據(jù)說到了1800億甚至更多。
那沒有保稅及直郵BC的以前及有了后的83%的貨物是怎么進來的呢?郵快件+其它。
郵快件歷史悠長,跨境電商稅改前使用的行郵稅也是借用的這個體系的稅率。
行郵稅是既定的,稅率就那樣,跨境電商是臨時使用了行郵稅體系,本次新政是要讓跨境電商使用增值稅+消費稅的體系,也算是借用稅率。
所以說本次稅改保稅和直郵的行郵稅漲了并不準確。
保稅備貨、直郵BC、郵快件、其它形成了一個相對多樣化的通道組合,以前沒有跨境倆模式之前,郵快件是大頭,但因存在些監(jiān)管弊端導致開了跨境新政通道。
這并不代表郵快件就是灰關,只是監(jiān)管方面的漏洞導致了一些違規(guī)操作。
但,不可否則的是,郵快件通關的確有他的先天性優(yōu)勢,而且短期內這種優(yōu)勢將會繼續(xù)存在。
寫這一節(jié),其實是有點為稅改擔心,擔心回流。
當然在本次的稅改之際海關同時發(fā)布19號文《關于啟用新快件通關系統(tǒng)相關事宜的公告》,也做了很大的調整,基本看來都要往相對較平衡的方向上靠 。
海外電商與國內跨境電商 早期大家都出去海淘,也有一些中間性的導購、返利、代購平臺等的出現(xiàn),這時候的跨境電商也基本都是指海外電商企業(yè),其中也不乏一些國內企業(yè)家發(fā)現(xiàn)國內電商難做出去做個外文站供國人海淘轉的盆滿缽滿。
跨境新政的釋出算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國內電商及代購群體紛紛開始轉型跨境電商。
海外電商身處海外,本身使用Paypal、信用卡等相當成熟的支付體系并不跟國內監(jiān)管機構發(fā)生關系自得其樂,只是買完后各路寄給國內消費者便好。
新政來后因為各地備案及對監(jiān)管問題反倒讓海外電商角色顯得有些尷尬,雖然通過國內背書企業(yè)也能完成業(yè)務。
于是國內企業(yè)紛紛開始到各地海關備案開展業(yè)務。
這時候發(fā)現(xiàn)幾個問題:通過國內企業(yè)做跨境電商因進口環(huán)節(jié)最總是個人物品進境而不能大貿換匯,不用跨境支付收到的款也沒法付匯出去采購貨品(據(jù)說分段換匯實際有些違規(guī));而且一個國內企業(yè)在做零售收到款財務做賬的時候要繳納增值稅,雖然進口環(huán)節(jié)是行郵稅,但國內銷售環(huán)節(jié)是全額17%增值稅,沒法抵扣。
所以還是需要境外的公司來作為主體運作,國內的主體成了純運維機構,跨境VIE啊。
所以你能看到很多電商平臺的跨境部分域名是HK的。
而且大部分平臺招商也要求商戶必須是境外企業(yè)。
行郵稅及新的征稅的納稅義務人都是消費者,企業(yè)實際上增值環(huán)節(jié)都是在海外產生的,所以其實都還是海外而且還必須是海外電商?2015年國人在海外購物共消費了將近12000億,我們一直倡導要將消費留在國內,但整個體系結構的設計除了一般貿易外根本是不現(xiàn)實的。
那么我們的消費如何留在國內呢?征稅?進口還是跨境 2015年4月在上海舉辦的跨境電商大會上我提了一個概念,跨境的商品區(qū)別于一般貿易的商品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他的物流及交易的實時性(相對),亦即跨境BC及BBC均屬于實時跨境的業(yè)務,也因為他的實時性,消費者更相信品質及原裝性。
這兩年跨境電商風風火火,都在賣奶粉尿布。
但仔細想下來,到現(xiàn)在這個階段或從電商本身發(fā)展的角度來看,真的要全部實時跨境么?你賣的是商品還是體驗?如果純賣體驗那沒問題,如果只是賣商品,那么全實時跨境對全棧能力的要求太高。
試點時期體現(xiàn)出來的鏈條企業(yè)種種激情四射,也僅僅因為試點是個新東西,把剛需激發(fā)了出來。
試點一旦平穩(wěn)并成為正式的規(guī)范,比如本次的稅改,相比一般貿易的稅難說有多少優(yōu)勢了。
到那時候,要拼的東西跟“跨境”可能就沒關系了,所以別著魔跨境電商,多琢磨進口商品電商。
物流貨代與報關倉儲 之所以把這塊提出來畢竟自己是干這塊的。
我一直認為尤其保稅備貨業(yè)務模式的貨代報關角色企業(yè)為主的早期發(fā)展模式與其說是順其自然的結果倒不如說是貨代報關企業(yè)被強行推上了歷史舞臺,而這些企業(yè)并不具備很好的整個業(yè)務的操作能力。
尤為突出的是因前期電商對整個關務及監(jiān)管區(qū)域政策、關檢知識的缺乏導致貨代報關企業(yè)將打包分揀這件事給做了,而這恰恰是電商的強項。
隨著發(fā)展,逐漸的電商開始接管倉庫及 新系統(tǒng)出來后接管二線報關等,致使原有的貨代報關企業(yè)的角色變得有點尷尬。
而這種接管的趨勢從大電商到中大型到中型開始延伸,貨代報關企業(yè)的角色則從一站式服務變成了二線報關再到一線報關外加一些運輸業(yè)務。
對于公共倉的服務商來說可能會相對好過,未來服務些中小電商小日子也可以滋潤些,但以以往電商的格局看來,基本就是幾家大型電商加商戶的生存模式,獨立的終將會遠去,不論是否跨境。
而目前稅改新政加讓人膽戰(zhàn)心驚但仍未出臺的正面清單的疊加作用下,公共保稅倉的面積需求還有多少的確是值得商榷的。
大的會自己去玩,小的不好玩,中的不是變大就是變小,服務難啊。
從目前看來,直郵尚有一定空間。
城市與城市 我一直說要時刻記掛著“關檢稅匯”,因為這四個機構是決定跨境電商走勢的終極政策力量。
但,我還是要說,還有一個維度至關重要,就是通關城市。
從跨境開始到現(xiàn)在,從來沒有兩個城市在大政策一統(tǒng)的情況下操作流程相同的,這又包含這個城市關口關檢稅匯的不同操作規(guī)則。
所以,要嚴重關注這一點。
這不僅關乎貨物的因地域不同而帶來的綜合成本、通關效率、異常處理機制等。
還關乎這個城市對跨境業(yè)務本身的支持力度,這個力度很重要,他決定很多事情。
。
。
檢與不檢與正面清單 檢與不檢是伴隨著跨境電商發(fā)展自始至終所有電商及其他環(huán)節(jié)企業(yè)都在關注的問題,而且明顯的,檢與不檢怎么檢也是困擾各地檢驗檢疫部門之于跨境電商的最大的問題,因為一直沒正式的文件,有的也只是一個征求意見稿。
到低檢還是不檢?的確缺乏強行決策的依據(jù)。
按貨品屬性,大貨整批進來是該檢的,但一線松二線嚴的指導標準又遇二線是個人包裹變得無處下手。
從安全角度,完全是有理由去檢的,但跨境電商因是視同個人從境外直接購買(事實如此)由個人自行承擔風險而可以以檢疫為主。
但要說都由個人承擔風險但源頭又是同一批集中的貨物且就在眼皮底下的監(jiān)管區(qū)域(備貨)。
所以就顯得相當糾結。
所以不同地區(qū)對貨物的檢驗檢疫采取了幾乎都不同的措施,比如部分城市化妝品保健品等是不能備貨的,直郵可以。
部分城市采取高風險企業(yè)許可背書的方式來控制產品風險。
這一路,檢驗檢疫的確也是費了相當?shù)男乃剂D去找一個最平衡的方式進行監(jiān)管,一方面能促進國家一直在倡導推進的跨境電商,另一方面還能控制安全風險。
但,似乎一直都不如意。
所以,傳說中的正面清單要來了,本次正面清單全稱《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但公告也僅提到要另行公布,具體時間未定。
其實正面清單并不陌生,廣州跨境試點過程中一度在沿用《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yè)注冊名單》中的奶粉備貨品類標準,比如英國愛他美可以,德國愛他美不可以。
還有農業(yè)部、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曾頒布的第1712號公告中指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這個是個相當嚴格的名單,這個是黑名單。
對于此次正面名單的出爐,因為還未正式出臺,但大體上可以判斷清單應該會比較寬泛,主要是一些涉安全如輻射病毒疫區(qū)的比較難以進入清單,且清單內商品的許可證要求會非常少甚至不需要,不過直郵跟保稅的可能許可制度方面會有些許差別。
希望在稅改及新系統(tǒng)上線造成的跨境電商生態(tài)形勢動蕩的情況下,正面清單能夠面廣一些,同時能夠將保稅及直郵區(qū)別對待。
因為郵快件、旅客自帶通道依然是不用受正面清單制約。
同時,既然是正面清單,那么肯定是基于一定的條件篩選的部分品類、海外品牌、 生產廠家的產品,那么如涉及比如品牌、廠家等需要認證的流程機制,希望更新的頻繁些,條件能夠動態(tài)的變化,比如一些新品和疫情已過的地區(qū)商品等。
稅與稅改 也是在2015年4月上海的跨境大會上,我首次公開場合說出了要稅改的消息,但當時具體怎么改稅率如何都不明確。
后來我也寫了一篇文章來表達稅改后的觀點,現(xiàn)在看看,幾乎判斷是一致的。
本次稅改最近大家也著實熱烈討論了一番,觀點基本也都明朗了,只不過正式文件出來還是又引起來朋友圈騷亂。
此次稅改主要內容是兩大塊:跨境BBC、直購BC進口的稅率調整及行郵稅率的調整。
其中有幾個問題值得討論:1.稅改從公平競爭及行業(yè)規(guī)范上有其正面的意義,各方討論了很多,在此不多說。
2.關于限額。
2000及20000的限額在2014年海關關于跨境電商的最初文件里是有過的,后來的56號文里未提及就不計算了。
現(xiàn)在回來了,問題反倒多了:怎么計算?超額的強征還是可退回由消費者同意?超20000的最后一筆強征的超額費用誰來承擔?一年的計算周期是整年還是個人購物周期?系統(tǒng)未上之前各地如何合并計算限額?未上全國版系統(tǒng)的電商的系統(tǒng)現(xiàn)在改如何調整?如:對于年交易限值20000元的規(guī)定,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同時在未出細則的情況下讓電商平臺會茫然不知所措該如何應對。
打個比方,消費者在不同平臺上購物,經過多次下單后,最終超過了年消費限額,等最后一筆訂單下單并申報信息由電商平臺發(fā)送到公共服務平臺后,系統(tǒng)終于發(fā)現(xiàn)超額了,按新政文件規(guī)定是要全額征稅的,那顯然可能是超出消費者付款額的,這個費用由誰承擔?征稅系統(tǒng)如果人性化一點可以考慮提醒或反饋是否繼續(xù)申報的信息,但這再由公共服務平臺反饋至電商后至消費者顯然過程變得復雜而痛苦,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肯定很不好。
除非海關能夠將總額控制接口直接開放給各個電商企業(yè),但這個可操作性非常小。
而且消費者是不容易記得住自己的整年額度已是多少還剩多少,上述情況很容易發(fā)生。
這也需要相關機構能夠開放一個可查詢消費額度的平臺,但每次購買前去查詢下這又是一個與體驗及電商精神相悖的痛苦的過程。
3.退貨退稅。
文件指出“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自海關放行之日起30日內退貨的,可申請退稅,并相應調整個人年度交易總額。
”。
不知“退稅”這個描述是否準確,之前廣州海關采取的是放行后15天后開始計征并扣除保函企業(yè)的稅款上繳國庫,當時約定也是15天退貨時間,15天內退回的貨品實際還未征稅,在系統(tǒng)賬冊說清單中補記,那么15天的時候就不進行扣除,也即不存在退稅的問題。
如果真如文件所說要退稅,那可能涉及到退稅周期的問題了。
再者,退哪?個人?電商?保函擔保的物流或報關代理?現(xiàn)行也直郵退貨說法,沒操作流程,比如退回的貨物入監(jiān)管區(qū)以什么貿易形勢進去?直郵以什么形式?保稅貨物呢?退回的貨物作何處理?比如直郵的貨物退到監(jiān)管區(qū)域還是直接退到海外?保稅的貨物退到海外還是保稅倉?保稅的如果退到保稅倉還好些,直郵的如果退到海外單體成本太高,如果待到積攢夠了可以分攤直郵退出海外的成本了可能會發(fā)現(xiàn)過了30天不退稅了。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退貨是以訂單計還是商品計?系統(tǒng)及模式的設計都應該是可以支持退整個訂單或訂單里的某個商品吧。
我其實還有點擔心退貨的真假掉包問題,比如某電商老板買了個5萬的手表,退貨的時候退假的回去,稅也退回來了,假的退回海外扔了去,妥妥的洗進來了。
4. 以包括貨物零售價格、運費和保險費及商品價格的實際交易價格作為完稅價格來征稅感覺有點不公平,這意味著電商自身使用的第三方服務除卻服務費本身還得另繳納稅費,如果1公斤的化妝品使用UEQ的直郵服務從日本到北京運費30,要是包含到總費用里那么這部分就得單獨繳納32.9%即9.87元的稅。
我理解這么做是為了防止肆無忌憚的放大運費及保險費來降低商品本身價格達到降低商品稅額的目的。
當然,這個貌似有辦法去優(yōu)化。
5.跨境電商按銷售價格征稅,還得加上物流運費保險合計等,這么算下來,相比一般貿易,真不敢說有優(yōu)勢。
6.文中指出“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購買人(訂購人)的身份信息應進行認證;未進行認證的,購買人(訂購人)身份信息應與付款人一致。
”,這一條貌似為代付額度翻倍打開了一扇光亮之門,要看擁有支付的大型平臺如何推送訂單和支付信息了。
以上還是需要盡快能夠出相對詳盡的操作細則出來。
支付與驗證及其它 支付的驗證模式一直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目前試點城市基本采取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模式。
主動式即通過支付公司的查詢校正接口直接比例篩查支付信息是否相符;被動式是由支付公司每筆均推到口岸或海關系統(tǒng)進行三單對碰。
其實我倒是認為第一種更好更省力些,可以隨時調整布控比例,而且不停企業(yè)布控比例可以獨立設置,這樣處理大業(yè)務量的時候回更容易些。
被動式模式常見問題就是等單對碰。
除支付對碰模式外,支付對碰上本身還有幾個一直待完善方案的點:1.支付對碰規(guī)則,金額冗余比例問題。
比如金額差異在多少之內算是合規(guī)的。
還是可以調整的?2. 帳戶內消費及優(yōu)惠券問題。
這是個老問題。
3. 贈品問題,也是個老問題。
港澳臺與歐美亞與貿易碎片化這其實是個值得展開說一說的問題,比如中國跨境電商對于港澳臺及歐美亞的完全不同的影響(程度不同),貿易碎片化的趨勢與我們的購買力還有限額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但我實在是太困了。
下次單獨寫吧,已經刪掉了些章節(jié),這個留個念想。
你和我 說了這么多角色問題之間的博弈平衡,其實都是在說事,其實作為跨境電商鏈條上的每個機構每個公司里的你我,都在關注這個行業(yè),都在關注這個圈子。
大家應該是去努力維護這個生態(tài)的又好又快發(fā)展。
以下是初步整理跨境電商生態(tài)企業(yè)類目,看看你在哪。
跨境電商企業(yè):跨境電商綜合平臺、跨境電商獨立(垂直)平臺、跨境電商商戶、境外電商平臺、跨境電商導購平臺跨境電商通關物流企業(yè):空運公司、陸運公司、船運公司、鐵路運輸公司、報關企業(yè)、貨代公司、轉運公司、國內快遞、海外清關、海外快遞、國際快遞跨境電商倉儲園區(qū)企業(yè):國內倉儲、保稅倉儲、綜合園區(qū)運營及管理企業(yè)、監(jiān)管場站運 營及管理企業(yè)、海外倉儲、倉儲運營管理企業(yè)跨境相關政府機構:海關、檢驗檢疫局、外匯管理局、稅務局、政府商務及相關部門跨境電商貿易企業(yè):境內貿易商、境外貿易商、境外工廠、境外品牌跨境電商O2O企業(yè):傳統(tǒng)商貿類O2O企業(yè)、電商類O2O企業(yè)、地產類O2O企業(yè)、其他類O2O企業(yè)跨境電商軟件系統(tǒng)企業(yè):ERP軟件系統(tǒng)、分銷系統(tǒng)、倉庫管理WMS系統(tǒng)、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金融支付類企業(yè):銀行、供應鏈融資企業(yè)、保險類企業(yè)、跨境支付企業(yè)跨境電商相關企業(yè):電子口岸、倉儲物流設備、跨境電商媒體(含自媒體)、跨境電商咨詢、跨境電商營銷、跨境電商代運營公司因為稅改政策的落地搞的人心惶惶,一晚上接了很多電話都在問看法,所以干脆一氣兒寫完。
寫這么多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大家也別光著眼于稅改或某時點的政策變動,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如上面提到的一些尚未解決的根本性問題需要大家去思考甚至提前布局,以不至于每次政策的變動都導致朋友圈來一次地震。
另外,本次稅改及正面清單也應該僅是初改,并不會一成不變,也一定會不斷調整來適應國情及消費意愿。
否則,大批貨會通過很多不可預知的和本已成熟的不合規(guī)渠道進來。
有時候我也不禁去想,試點一路來,各方意見都是夾雜在一塊形成了各種輿論雜燴,導致試點一直推進、被詬病、完善、矯正、矯枉過正中行進,而政策的不斷出來也是在這種各方利益交織的復雜情況下做出的。
但如果我們抽身出來再看看整個過程及初衷,似乎不應該是現(xiàn)在這樣。
據(jù)統(tǒng)計2015年國人在海外購物共消費了將近12000億,跨境電商購買據(jù)稱是1800億,而通過保稅備貨及直郵BC進口的量才150億左右,占比還太小,且行郵稅率雖然也同步提高,但免征額度依然存在性郵快件通道會嚴重稀釋跨境新政通道的已不多的優(yōu)勢,畢竟免征額度紅利是跨境電商能夠快速發(fā)展的主導力量之一。
在很多基本結構性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僅通過常規(guī)的價格機制及“限”的模式來改革感覺倉促了,收的快了些,似乎也過了些,試點樣本還根本不夠!
這個問題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加幕.思.城火星老師免費咨詢,微V.信X號是為: msc496。
微信掃碼回復「666」